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不得不“禁足”在家,把学习的主战场搬到了“线上”。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学校纷纷启动网上授课教学模式。于是“网课”、“老师变主播”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线上(网络)授课”迅速窜红。线上教育实现学校资源利用最大化:任何教师、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课程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限制,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因此,有了一种声音——即“线上教育”对“传统教育”将加速替代。
我们先来看看网络授课的核心优点:一是传播面比较广,二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它可以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平民化,这一点恰恰可以解决教育均衡的问题。但凭这些优势,就能完全替代传统线下授课吗?
有权威专家团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线学习是有效的,但效果是有限的,其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部部长施莱歇曾经断言:“虽然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最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凡的教学。”
一些发达国家的在线学习已经尝试了20多年,几乎达成了“在线学习是有优势的,但无法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情绪发展两大难题”的共识。缺乏了情感传递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也来看看传统线下教育的优点:
1、老师言传身教;
2、学习氛围浓烈;
3、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及学习的仪式感
教育永远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影响的活动。机器永远代替不了人的情感。学生群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往体验、与老师同学的情感交流等是任何线上学习都不能给予的。就好比歌手录制的歌曲成品永远比现场唱的要动听,但现场的感受却是录音棚成品远远比不上的。
在人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生活经验的积累远比纸上谈兵更重要!哪怕未来线上教育发展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哪怕有一天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机器人与人交流无阻碍的情况,线上教育终究无法代替传统教育模式。欧美多年科学研究和实践早已发现,线上课程更适合作为整体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而不能脱离真人陪伴独立而行。
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校》中说,未来的学校应是一个学习中心、体验中心、课程中心。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考虑谁代替谁的问题,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回归教育的本质,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助力学生发展的学校。
互联网和在线课程正在成为趋势,但它们不能取代教师和学校。在线网课,更无法替代出国留学的切身感受和真实经历,读万卷书很重要,行千里路更重要。
在西班牙的留学生,由于疫情也已经上了好久的网课,听听他们的现身说法:
“出国念书不仅是上课念书。”
“如果不能在专业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安全地使用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药品,我们怎么能学习像化学这样的课程呢?如果不能进行课堂的实际操作训练,学医的同学们,将来如何为别人看病开刀?”
“仅仅通过电脑,怎么能学会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使用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调等方面的语言呢?出国留学,不仅仅是让自己的文凭变得更高阶,而且还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不同地方习俗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给我们很多,不只是像网课学习那样学习“死”的知识点。在学校可以认识朋友!交流技能会好,也会了解更多生活的东西!一起做任务,一起合作课题,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电影《霍比特人》里Gandalf 对Bilbo Baggins所说:The world is not in your maps and books ……When you come back, you will not be the same. 世界并不在你的地图与笔记里……当你回来时,你从此与众不同。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而不是活在虚拟网络世界。
海外留学生活,是一段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会笑容满面的求学经历。
留过学,你便仿佛获得了感叹"不过如此"的资格。
你见到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见不到的有趣世界。
你知道了,很多人自始至终都不知道的美好体验。
留学是一种经历,改变的是人的思想。不仅中国人去西方发达国家会产生这种变化,外国人来中国生活一段时间也会如此,出国的目的是不局限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圈里而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受限。
思想变得更开阔。出国期间去各处旅游,与各国同学交朋友,接受不同模式的教育,然后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地球是个村。
出国让人远离家人朋友,独自生活,跳出盒子,从第三视角看待过去熟悉和习惯的事物。留学是人生道路的二次选择,踏上去往国外飞机的那一刻,你以后的生活轨迹或生活方式可能就已经被更改了。
如果利用留学机会毕业在国外工作几年再回国,既可以绕开低薪高压工作的前三年,又可以在某些领域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增加回国以后的竞争力。同样,也能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个选择的机会。有的人喜欢国内喧嚣热闹充满竞争和机会的环境,有的人喜欢国外安静平淡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两种不同生活方式都需要自己亲身体验过才清楚内心真正的需求。留学是一个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希望大家都可以最大化留学的价值,成为最好的自己。